[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伴焦虑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空白组,剩余50只大鼠制备IBS-D焦虑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常规取穴组、标本配穴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不干预,常规取穴组予“天枢”“足三 里 ”“上巨虚”针刺干预,标本配穴组予“内关”“足三里”“关元”针刺干预, 两组均每次针刺20min,每天1次,共干预14天。各组大鼠进行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评分及腹壁撤退反射实验,并进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其焦虑状态,绝对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芽孢杆菌7种目的菌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评分升高,糖水偏好率降低,大鼠在扩张压力为40、60、80 mmHg时腹壁撤退反射评分均升高,内脏疼痛阈值降低,旷场试验大鼠运动距离、直立次数、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均减少,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大鼠开放臂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次数、总路程均显著减少(P<0.05)。 与模型组比较, 常规取穴组和标本配穴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 且标本配穴组在改善糖水偏好率 、 内脏疼痛阈值及旷场试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指标方面优于常规取穴组(P<0.05)。肠道菌群方面,常规取穴组、标本配穴组均可降低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的含量,升高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的含量,且以标本配穴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标本配穴针刺法能显著改善IBS-D焦虑模型大鼠粪便性状和焦虑样负性情绪,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肠道有益菌和致病菌菌群含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