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杏林润心 中医药文化赋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探索——“《若干举措》中的任务清单”系列报道⑧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30日 19:55     作者:     来源:学生工作部      阅读:[]     编辑:陈依 胡梦佳 胡丹萍

《中共湖北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学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部署,提出9个方面33项改革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一流中医药大学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湖北中医药大学官微推出“《若干举措》中的任务清单”系列报道,通过“文件提要+微镜头”,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展示各单位深化改革、实干争先的好经验、好做法。


文件提要

《若干举措》改革举措一“深化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升立德树人能力”提出:

●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若干举措》改革举措一“深化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升立德树人能力”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深入探索“中医药+心理健康”特色心理育人体系,为学生心灵成长保驾护航。


微镜头

示范引领 搭建中医药特色心理育人平台

早上的阳光从黄家湖畔洒向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七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玻璃窗,明亮的过道墙面上,“天人合一,身心和谐”“乐天知命,享受生命”等图文宣传栏引人驻足。

“老师介绍中医调息养气的理论,帮助我们通过深呼吸、冥想来放松身心,通过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刚结束心理咨询的张同学脸上露出舒展的笑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近年来,学校统筹谋划、科学布局,探索中医药文化赋能心理育人,打造“阳光杏林”心理育人品牌,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100余场,覆盖学生万余人次,学生骨干获评全国百佳心理委员。

为打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学校在13个学院全覆盖建设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站,立足学院实际、专业特色,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第一临床学院推出白肤素颜茶、养肝明目茶等特色茶饮;针灸骨伤学院将运动心理学与中医“形神共养”理念深度融合,融入射箭、桌游等项目;基础医学院开展“春润杏林·心沐岐黄”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护理学院举办“树显为痧・破淤通络”和“彩绘曼陀罗・绽放生命力”心理工作坊;外国语学院打造“中医药经典外译与诵读”活动品牌;国际教育学院走进社区面向居民开展八段锦教学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医药文化图文宣传栏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多次赴房县开展定点心理支持,长期驻点黄家湖社区为居民开展志愿心理服务,赴湖北省科技馆、洪山区青菱小学、武珞路小学爱家分校等开展心理科普讲座与活动。


未病先治 构筑中医药心理健康防护网

“中医注重治未病,心理健康也同样需要未病先防,保持身心健康是最好的养身之道。”在中医学院“心斋明德讲堂”上,章程鹏教授以“青年期的身心修养”为题,为同学们讲授中医心理养生知识。作为中医情志系列讲座品牌,该活动吸引了全校学生参与,“讲座提到‘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深入学习后,我在日常生活中会更注重调节自己的情绪。”2023级应用心理学1班丁艳丹说。

“心斋明德讲堂”现场

学校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按照“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理念,挖掘中医经典心理智慧,积极构建中医药特色心理预防体系。中医学院开发中医体质测试小程序,根据学生体质倾向分类干预,如为气虚、气郁体质学生开设“睡眠疗愈工坊”,为痰湿体质学生设计“16+8”轻断食打卡活动。医学人文学院将中医“治未病”“形神合一”思想深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挖掘中医“情志致病”理论与现代心理病理学的关联,开发基于体质辨识的个性化干预方案,获批2025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传承创新 打造中医药心理育人活动品牌

“这些药材过去只在药房见过,没想到还能变成随身携带的治愈艺术品。”在学校第十七届心理健康阳光月暨“5·25”心理健康节游园会活动现场,2022级医学影像技术班李紫晨展示作品时,眼中闪着惊喜的光芒。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5·25”心理健康节游园会已连续举办17年,今年设置“AI 科技探心”“非遗疗愈”“草本养生”“动静养神”四大主题板块,现场中医药文化体验“拉满”。师生通过“AI四诊仪”智能辨识体质,获取个性化情绪调理方案。草本疗愈区弥漫着淡淡药香,数十种草本原料铺陈案头,同学们选取药材制作香囊。中药耳饰、手串制作区,大血藤、使君子、黄芪、甘草、白芷、无患子等药材交替串联,打造出专属的“心灵配饰”。

“5·25”心理健康节游园会现场 学生展示中药手串

“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在草本芬芳中感受身心愉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乐观心态。”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李谷雨说。





上一条:“七一”特辑 | 支部书记说发展①

下一条:“七一”特辑 | 支部书记说发展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