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互学互鉴】①~⑤| 中医学院、检验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体育健康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7日 22:14     作者:     来源:中医学院 检验学院 护理学院 医学人文学院 体育健康学院      阅读:[]     编辑:胡丹萍 陈依

开栏语:当前,学校“学习提能促发展”“正风提效抓落实”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为营造“好、正、实、优”的党风、校风、教风、学风,深化学习交流,凝聚奋进力量,即日起,学校在校园网主页开设“互学互鉴”专栏,报道各单位聚力高质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推动各项工作提能提效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中医学院:抓对标 强作风 提质效

中医学院围绕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学校“学习提能促发展” “正风提效抓落实”活动要求,紧扣中心工作抓对标,紧盯责任分工抓落实,紧跟工作进度抓质效,以中医学学科建设为牵引,以高标准制定落实学院“三张清单”为抓手,实行“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系统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以学为先明目标。按照“一流理念、一流规划、一流人才、一流平台、一流成果、一流机制”的发展思路,认真学习一流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及指标说明,结合学院牵头和负责建设的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湖北省“十四五”中医传承与创新学科群、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温病学)、学校重点学科(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养生康复学)建设任务书,组织学科团队赴高水平大学学习调研,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目标任务、工作举措。

对标分析找差距。围绕学科概况、学科队伍、领军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教育教学、研究生培养、科研平台、成果获奖、研究项目、学术论文等10个维度,聚焦伤寒学、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养生康复学5个学科,全面分析该学科目前在全国是什么位次、地位;对标高校强在哪里;本学科如何发展突破、错位发展等问题。对标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相应学科,各学科进一步明确要在领军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重点项目等方面下大气力,着力提升工作质效。

强化作风实举措。严格落实学校“作风建设年”工作要求,以更高标准、更硬作风、更实举措推进中医学学科建设。聚焦引进大人才,充分发挥湖北时珍实验室高层次平台效应,通过博士及博士后导师招生、科研项目指导与合作等多种形式,努力为学科建设引进一批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长江学者等高水平人才。聚焦组建大团队,紧扣湖北时珍实验室研究方向,通过“中医药+”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系,组建或参与大团队。聚焦攻关大项目,开展重大项目研究,为申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打下良好基础。聚焦产出大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学科培养一批国家级、省级拔尖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力争获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高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在科技成果获奖方面取得突破。

中医学院将全面贯彻学校党委安排部署,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意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引领作用,引导教师积极主动融入学科建设工作,拼搏实干、狠抓落实,高质量推进中医学学科内涵式发展。


检验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 招才用才开新篇

检验学院围绕“能力提升”“作风建设”,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牢固树立“党管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在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引领下,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着力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效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协调服务,凝聚发展合力。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以“科研攀峰”和“教学创新改革”为立足点,优化教工党支部结构。加强对人才的协调服务,协调1名教研室主任到附属医院检验科挂职锻炼,推进教医研融合发展。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推进社会服务。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与人才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实际困难,及时协调解决实验室维修改造等工作,为人才安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大力招才引智,瞄准高层次人才,推动“以才引才”。抓牢“中医药+检验”主线,围绕交叉融合、科研创新,积极主动融入湖北时珍实验室建设,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研究方向,积极申报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汇聚高层次人才打基础、筑平台。同时,畅通多元引才通道,积极推动“以才引才”,推动院长引才、高水平人才引才、教授引才等。今年拟新建2支科研团队,为高层次人才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提供团队力量和平台支持。目前,正在有力推进3名高层次人才、2名师资博士后引进工作。

强化人才培育,注重“惜才用才”,发挥人才力量。通过培训指导、组建团队、对外合作等方式,加大力度指导人才、用好人才。在人才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举办2期“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专题系列宣讲会,邀请学校“我最喜爱的教师”提名者、学院陈祥胜副教授和马芝丽副教授分别作“三尺讲台共青春 数载师生同成长”“用心教学 用心育人”主题宣讲,引导人才增强立德树人使命感,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院风、教风。在科学研究方面,及时组织人才申报各级各类基金课题项目,并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申报书指导把关等工作。科研项目申报取得新成果,目前已获批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资助经费40万)、省联合基金培育项目1项(资助经费10万),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横向经费任务指标已完成93%。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医学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学科人才优势,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双创”工作开展政策宣传和立项指导,带领学生深入乡村、企业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学院创新创业项目入选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获全国高教主赛道铜奖,实现学校首次在该类赛事国赛中获奖。

人才工作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效,是检验学院顶压奋进、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检验学院将持续围绕能力提升和作风建设,紧盯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以更高的工作干劲、更严的工作作风、更实的工作举措,推动学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护理学院:探索审核评估、专业认证一体化攻坚新路径

护理学院围绕学校迎接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按照“学习提能促发展”“正风提效抓落实”活动精神,将“提能提效”总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过程,提出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一体化推进工作理念,探索“明要点-清问题-亮比学-强督导-持续改进-台账销号”工作路径,引导教职工立足岗位、主动担当,为审核评估及护理学专业认证贡献智慧和力量。学院带领教职工认真走好“六条路”:

第一条是明晰要点动起来:传到位-说清楚-讲明白。发挥宣传工作在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标准解读、专家培训等多角度全方位权威解析,把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的重大意义“传到位”、精髓要义“说清楚”、任务要求“讲明白”,让教职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的内涵要求。

第二条是问题清单列出来:对标准-列问题-建台账。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列出审核评估问题清单,咬住清单一究到底。建立随机督导复查机制。教职工采取面对面、多对一的方式,对提交的整改清单初稿进行“联审”,围绕问题是否找准、整改责任是否明确、整改措施是否有力、进度安排是否合理等方面,按照“一人一单、一题一策”原则,完善整改清单,压紧压实责任,夯实整改基础,确保方向不偏、尺度不松。清单内设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分类建立台账,细化整改措施,推动整改工作从“照单全收”到“照单全改”。

第三条是亮晒比学提能力:认真学-集中亮-比成效。制定《护理学院2024年教学“大练兵”工作方案》,组织教职工大培训大练兵,定期展示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每周四下午举办一次示范公开课、一次诊断性听课,不断打磨,督促教师分析不足、找出差距、学习提高、不断精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第四条是强化督导提质量:盯重点-强督导-提质量。“督有重点,导有目标”,将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差距作为督查重点。从教学质量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按标准和规范组织实施教学各环节,到督促检查和评估实时反馈结果的闭环控制,实现教学督导的全方位(课程、实验室、环境)、教学活动的全方位(督教、督学、督管)、全过程(人才培养、教学组织、主要教学环节)控制。将教学督导延伸至教学组织的前期过程与后续过程,审查专业培养方案、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并将成绩考核等纳入检查评估范围。落实督查督办和问责机制,每月对每门课程整改情况和关键指标进行督导复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及时向教职工通报督导检查结果,通过对教学设计不规范、课堂教学有短板和整改落实不努力的教职工进行谈话、问责,把督导评估“长牙齿”落实到位。

第五条是持续改进促提升:反复磨-专家点-持续改。开展以“全员磨课、赋能课堂提质量”为主题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引导教师“深研”一门课、“打磨”一堂课,确保教学人人过关、课程门门过关。磨课按照“全方位、全覆盖”原则,采取“先分散、后集中、再重点”工作形式,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螺旋提升的良性发展,做到“研”之有效、“磨”出精彩。通过开设教学观摩课,实现引领示范;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评课,实现能力提升。开展“提升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全体任课教师针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反思-改进-提升”,打造高效课堂。成立由教学名师、竞赛获奖教师组成的检查组,深入课堂随机听课,课后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助推教师们站稳讲台、追求卓越。

第六条是“台账销号”抓到底:定时限-明责任-促长效。建立问题台账,逐项对照整改措施、时间节点、阶段性目标、预期整改成果等,明确要求和规范,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限期整改。每月梳理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填写《工作台账进度表》,实行销号管理。强化责任,明确9月底需完成所有台账,做好自评自建自改工作。

教师教学能力是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的重点内容。护理学院将以能力提升、作风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内部督导及评比机制,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强化担当,奋发有为,以教师教学能力教提升为导向,探索审核评估、专业认证一体化攻坚新路径,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力量。


医学人文学院:锤炼作风聚合力抓发展 锚定目标求突破谱新篇

医学人文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张清单”工作制度为抓手,深入开展“学习提能促发展”“正风提效抓落实”活动,振奋精神、锤炼作风,凝聚合力、锚定目标,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政治引领聚合力,高水平锻造过硬队伍。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施“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促进党建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学习提能促发展”“正风提效抓落实”活动,实施“六个一”关爱教师暖心行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大幅提振“精气神”,明显提高“基本功”。推进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1+1”结对共建,开展“三走进,一服务”关爱学生暖心行动,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全院教职工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育人合力,凝聚发展共识,以思想作风转变保障各项工作高起点开展、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突出薄弱环节抓提升,高标准谋划发展工作。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和学校2024年工作要点等,系统对照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等三所兄弟学院建设指标,深入分析学院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现状,找准制约学院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开展检视分析、研究对策,出台学院2024年度工作落实计划、“学习提能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正风提效抓落实”活动实施方案,科学统筹学院年度工作顶层设计,并以此为依据拟定每月、每周工作计划、工作重点,让各项工作细化量化为具体考核指标。

突出责任管理抓长效,高质量推动落实见效。聚焦“党建引领,有力凸显政治核心作用”“正风提效,全面营造优良发展氛围”“以生为本,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交叉融合,持续深化学科内涵式发展”“爱才惜才,积极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科研为基,稳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六大方面,针对学院2024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15类45个指标,确定83项具体举措,直接落实到相应学科、专业、教研室、课程及骨干教师。以“三张清单”工作制度为抓手,每周一行政办公会上通报本周重要工作清单及上周重要工作落实情况;每月末教职工会议上通报本月重要工作落实情况,对学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教研室在年中、年终等时间节点汇报本教研室工作完成情况,通过层层抓落实,逐级传导压力,拧紧压实责任,让全院教职工干有方向、比有标准、超有目标、考有依据。


体育健康学院:“实”字当头抓落实

体育健康学院深入落实学校能力提升年、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坚持“实”字当头,谋在实处、做在实处、落在实处,以扎实作风推进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推动学院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结合实际谋,体育教育“亮”起来。坚持谋在早、谋在前、谋在实,年初召开学院领导班子务虚会、教研室主任会议、教职工大会,集中研究讨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特色亮点,确定太极拳特色教学项目。坚持可操作、可执行、可分解,经过“三上三下”流程,研究出台学校《2024年太极拳推广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步骤,瞄准拓展延伸,开展以赛促练,为学校发展特色体育工作注入强劲活力。

对照实际改,审核评估“细”起来。坚持落细全链条,以“评”字为契机,在“建”字上下功夫,在“改”字上做文章,在“管”字上提质量,明确迎评促建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实行台账管理、专班负责,将各环节迎评任务落到实处。坚持落细全过程,对照学校审核评估专家校内检查反馈意见,逐项抓好整改,从细处入手,做实迎评检查全过程。

注重实际做,师生校园“跑”起来。坚持以改革促提升,改革体育课程考核方式,引入“步道乐跑”APP,推行学生校园健康跑,采用基于定向越野的趣味打卡模式进行跑步锻炼,学生可自主安排时间和场地参与;通过将课外锻炼情况与课内体育成绩进行关联,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活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以实效促完善,经过试运行、再调整、多联动,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参与,目前参与“乐跑”的学生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同时,不断完善“乐跑”工作机制,让学生在跑步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上一条: 学校举办2024年第三场示范公开课

下一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典型案例②】 “如盐入味”,课程思政让专业课程更有“味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