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新版教材对启动徒手心肺复苏前的评估进行了细化,在授课中如何导入……”4月25日,在护理学院会议室,一场由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与附属医院护理临床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集体备课活动正在进行,双方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对新版教材展开了认真而细致的研讨。这样的活动,已连续开展十余场,成为推进教护研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方式。
“护教协同集体备课是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护理学院教师贺惠娟说,“通过集体讨论,优化教学设计和方案,实现教学同质化,让学生将所学更好地应用于实践。”附属医院临床教师杨柳在参与集体备课后感慨:“学院教师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和持续改进的精神让我很受启发,做好临床教学设计,既能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也让我们有更高的价值感。”
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相关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为持续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将护教协同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护理学院与附属医院护理部在团队组建、成员构成、内容探讨、资源共享等多方面下足功夫。双方组建多个课程教师团队,确保团队成员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优势互补。每学期开始前,共同讨论并确定备课的具体内容,包括教材解读、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横向及纵向联系等。在备课讨论中,教师们分享各自的实践积累、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临床教师总结、分享一线实践活动中的生动案例,为学院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资源;学院教师结合理论教学所长编写、分享优质教学方案,帮助临床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增强课堂的设计感和吸引力。例如在讲授“静脉输血”时,临床教师提供介绍“PDA扫码核对确保患者安全”的案例,将课程思政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注射法实训中,通过增设由临床案例改编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角色情景,提升学生职业体验感;在“时间管理”的章节,融入临床护理管理的“ABC法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时间管理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定期集体备课,教师们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实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同时,利用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互动、满意度调查等多维度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不断优化,持续改进。
经过多场护教协同集体备课打磨,护理学院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讲授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教学“大练兵”示范公开课和诊断性听课活动。学院教师张柳依围绕《妇产科护理学》章节,结合自身分娩体验进行导入,采用3D视频结合模型、联系生活体验、随堂测试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有效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所学知识既与临床结合,又和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2021级护理学专业3班李梦林说。
“新时期临床护理人才培养的‘三驾马车’是什么”“护教融合的临床教学如何创新”……为进一步优化临床教学组织及教学实施,护理学院举办临床教学研讨会,邀请省内12家三甲医院护理部负责人,围绕临床带教老师的准入、临床实习教学的过程管理与评价、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和方法创新、高级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等开展交流研讨,进一步探索护教协同育人新模式。
针对多元化教学需求,护理学院定期举办红景天护生讲坛“护理部主任开讲了”;教学名师、竞赛获奖教师组成检查组,深入课堂听课督导;任课教师全员巡查实习点,安排示范操作技能课教学……一系列务实举措,既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也磨砺了学生脚踏实地的真本领,为学生顺利就业求职、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护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校前列,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护教协同集体备课”仅仅是学校扎实推进教医研一体化、提高临床教学工作质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教医研一体化发展的若干举措》《“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举措》等文件,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学院与附属医院双向互动的业务交流、进修培训等激励政策和工作措施,加快推进临床科室与基础学科教研室深度融合、重点学科与临床专科协同建设、中医经典病房齐抓共管。学校获批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正不断构建医教协同、护教协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多元化育人模式,加快建设全方位开放式的高质量育人体系。
【典型案例征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典型案例”专栏动态报道学校及各单位围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聚焦办学理念、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教学改革、资源保障等方面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凝聚迎评促建合力,奋力推动特色鲜明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欢迎您提供线索或赐稿,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6889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