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风采 >> 正文

【科研路上】⑳: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得者张梅博士:挖掘科研潜力,做有价值的研究

2022年09月24日 21:54 张梅 

 张梅 人文学院博士

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道教疫疾知识的建构与观念世界研究


记者:请您概括介绍下今年成功申报的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主题及大致内容。

项目主要考察道教疫疾知识及其构建过程中所蕴含的民众观念世界,了解道教等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为我们认识现代疫疾提供有益借鉴。


记者:此次项目成功申报,您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立足于自身的科研兴趣,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保持学习的状态,坚定信心,孜孜以求。


记者:您认为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侧重点是什么?可否结合您的项目申报经历,从选题思路、申报准备、标书制作等方面分享经验和心得?

我认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研究的侧重点在于选题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内容视野广袤且能集中,观点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整体学术性强。

这是我第三次正式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本次申报吸取了前几次的申报经验,在选题上进一步调整,将研究视野重新拉回到自己较为熟悉且有一定前期积累的方向,结合自身科研兴趣反复斟酌,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研究命题。

申报的前期准备是持续且漫长的过程,项目的研究方向与内容非短时间内可以形成并成熟。申报前期需要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动态,保持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这次项目申报书的思路与主体内容在我之前一篇科研文章的撰写过程中已经基本成形,经过几个月的打磨最终形成一份标书,所以申报书的撰写比较顺利。因此,提前准备很重要。

标书的制作一定要反反复复修改,申报书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斟酌,如格式,错别字,逻辑关系等等,有时甚至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要琢磨很长时间,尽量做到最合适,直到达到整体论证合理,逻辑严密的效果。


记者:项目申报获批离不开团队工作积累,您和团队成员如何合作开展科研攻关?您认为团队运转和管理中,什么最重要?

学院鼓励我们积极申报,聘请了校内外专家对项目申报的诸多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给予了申报的信心。课题组成员在项目前期已经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成功申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您认为青年教师应如何乘势而上,提高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的命中率?

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教师要明确自身的科研责任与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尽快转变科研角色,提升科研积极性,增强科研信心,勇敢面对挑战,通过持续与长期的科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记者:工作中您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好课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但是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和灵魂的教育。在精力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青年教师面临的,并要永恒思考的重要问题。作为教学科研并重型青年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应尽力做到二者和谐发展,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记者: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在当前顶压奋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您认为作为人文社科学科教师、科研工作者,应如何为学校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充分认识科研对学校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价值与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挖掘自身科研潜力,做有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