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中医药报5版头条报道我校刘义飞研究员事迹

2022年06月09日 19:50  

本网讯 6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5版头条“中药人物”专栏以《刘义飞:做科研要能“上天入地”》为题,对我校药学院刘义飞研究员带领团队追逐中药资源研究的学科前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基层的奋进事迹作了详细报道。

以下为报道全文:

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评价与组学研究创新团队实验室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基因转录代谢组”,下联“文章专利新品种”,横批“上天入地”。“上天”是指追逐中药资源研究的学科前沿,立足现代组学方法开展深入的资源遗传评价工作;“入地”则是要立足湖北中药材产业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服务基层。“做科研要能‘上天入地’”,既是团队负责人刘义飞研究员的座右铭,也是他带领团队奋发的动力源泉。

来校3年多,刘义飞带领青年师生围绕中药资源及其品质研究学科方向,从无到有打造中药资源评价与组学研究创新平台。刘义飞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受聘兼任神农架中医药产业研究院院长,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

“要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

2018年9月,刘义飞通过湖北中医药大学“杏林英才”青年拔尖高层次人才选拔,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来到学校药学院工作。

作为植物学博士,刘义飞一直从事植物资源遗传评价和基因组学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6项,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研究方向从“大植物学”转向中医药产业,三年多来,转型的阵痛有,但很短暂;起步的困难也有,但都一一克服,支撑刘义飞前进的最大动力是因为他找到了让所学技术落地应用的方式——产业服务。

“中药产业是个长链条产业,从资源的源头评价到终端药品或健康产品的销售与应用,涉及一、二、三产业的融汇与贯通。在这当中,中药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是芯片,要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刘义飞举例,大别山产的野菊花质量最好。但是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从源头上厘清不同产地野菊的物质成分差异及产生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选育种植,进而创造规模化效益。他把熟悉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手段引入中药资源评价研究,建设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评价与组学研究创新平台,并获2019年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平台初创期,刘义飞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在两间实验室内“隔”出了实验台、办公区域和活动区域。在学校的支持下,团队按照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标准建设实验室,搭建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和植物组织培养平台。

与此同时,在短期招聘人员困难的情况下,刘义飞积极与学院青年教师合作,迅速组建形成了中药组学相关的科研教学团队,确立了中药材资源的遗传评价、分子鉴定、核心种质资源库构建和新品种培育,中药重要功能性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通路功能基因的鉴定和挖掘应用,特色药材资源的产品研发和应用等多个研究方向,并选择了野菊、黄连等具有代表性的湖北道地药材开展深入研究。

2018年,团队联合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在国际期刊上率先发布了野菊的基因组草图。该研究首次将纳米孔测序技术应用于植物复杂基因组组装,促进了野菊黄酮及萜类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家族的挖掘和应用,为菊花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2021年,团队在系统收集全国12个省份30多个采样点的野菊花种质资源基础上,选育了湖北省第一个野菊花新品种“华中野菊一号”,并将该成果应用于大悟野菊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黄连为湖北省“一县一品”道地药材,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在进化生物学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刘义飞带领团队对黄连基因组进行了解析,不但明确了黄连属植物的进化生物学意义和价值,同时对小檗碱等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网络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发掘了关键的P450类生物碱合成基因的多样化功能,为黄连资源有用功效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层有需求,我们有回应”

地处湖北西北部的神农架林区生态资源丰富,其中药用植物达3200余种,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五分之一。来湖北中医药大学后第一次野外调研,刘义飞便将目的地定在了神农架。实地走访后,刘义飞发现神农架中药资源丰富、品牌效应明显,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土。

2019年初,得知湖北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想组建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急需中医药专业科研人员支持,刘义飞毫不犹豫报了名。一方面,神农架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吸引着他;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从宜昌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他十分明白山区人民对产业发展的渴望。

2019年8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与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共建神农架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的基础上,刘义飞主动“自荐”,兼任神农架中医药产业研究院院长,协助林区政府开展工作。

彼时,武汉到神农架的高速、高铁还未开通,刘义飞常常一个人沿着崎岖的山路,开车8到9小时,往返于学校与研究院之间。他带着同事跑遍了林区8个乡镇,分别到政府、药材种植户、初加工合作社生产一线了解情况,最终围绕神农架“大健康、大旅游、大保护”发展战略及各类企业、种植户差异化需求,科学制定出神农架林区中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基层有需求,我们有回应、能解决,这是高校社会服务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刘义飞介绍,除常用中药外,神农架还有许多“久藏深山人未识”的药用植物。如生长在神农架海拔2000米以上的神农香菊,朵小茎细、郁香无比,是当地一种比较常见的野花,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它可以入药。团队通过对神农香菊进行基因序列鉴定,发现它不仅有药用价值,在香料工业和日化领域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基于此,团队与神农架神旅集团开展合作,完善了神农香菊的挥发油和黄酮提取工艺,推出护手霜、补水喷雾、面膜等首批四款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刘义飞主动牵头编制科普教材《神农架中医药科普书》,首印5000多本,面向神农架林区22所中小学发布推广,并作为选修课程讲授,受到了师生好评与喜爱。

刘义飞在建设神农架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心的基础上,面向公众开放部分种植大棚,将其打造为集参观、科普于一体的小型药用植物园,推动“学中医药知识、品中医药文化”。

在湖北各道地药材产地,刘义飞充分发挥学校科研和人才优势,科学分析不同市(县)的概况、发展基础与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先后牵头完成了《随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长阳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基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和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