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论治老年病的临床经验(三)
2016-03-31 17:25  

3.2 实证

1)气滞血瘀证:主要证候有头痛、胸痛、癃闭;常见于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前列腺增生症等疾病

①头痛 特点是痛在巅顶后项,痛处固定不移,其痛犹如针刺。督脉内通于肾,上行风府,入络于脑;肾合膀胱,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肾气亏虚,推动无力,气血瘀滞督脉与膀胱经,循经上干于脑,造成气血瘀滞头部而致头痛。治宜温肾行气活血,药用人参、附子、细辛、川芎、延胡索等。

②胸痛 特点是痛处固定不移,其痛犹如针刺,常伴手足冰冷。《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肾气亏虚,推动无力,气血瘀滞足少阴肾经,循经上干于心,造成气血瘀滞心胸而致胸痛。治宜温肾行气活血,药用人参、附子、桂枝、五灵脂、蒲黄、延胡索等。

③癃闭 特点是排尿不畅,或者排尿困难,或者点滴不下,不伴排尿灼痛。《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肾气亏虚,推动无力,气血瘀滞足少阴肾经,进而造成气血瘀滞膀胱而致小便不通。治宜温肾行气活血,药用人参、肉桂、牛膝、穿山甲、琥珀、王不留行等。

2)湿热内蕴证:主要证候有尿频、尿痛;特点是常伴尿急尿灼,而且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常见于慢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等疾病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9]。肾气亏虚,御邪无力,感受湿热,湿热内蕴膀胱,则致尿频、尿痛。治宜补肾清热利湿,药用人参、刺五加、黄柏、金钱草、车前子、牛膝等。

3)水湿内停证:主要证候有水肿、腹胀;特点是腹胀是以脐腹为主、与进食无关;水肿常伴肤色淡白、且手足冰冷;常见于慢性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肝病等疾病

《灵枢·本神》说:“肾气虚则厥,实则胀。”《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肾病者,腹大胫肿。”肾气亏虚,气化无权,导致水湿内停,水停腹部则腹胀、水泛肌肤则水肿。治宜温肾化气行水,药用人参、附子、肉桂、茯苓、猪苓、泽泻、五加皮、牛膝等。

4)寒湿闭阻证:主要证候有骨痹、腰痛、子痛;特点是痛处冰冷,痛而沉重,房劳加重;常见于腰椎病骨质疏松症、风湿病退行性骨关节病、慢性肾衰竭、慢性附睾睾丸炎等疾病。

肾主骨,腰者肾之府,睾丸有外肾之称。肾阳亏虚,阴寒内盛,寒湿闭阻骨髓、肾府、外肾,少阴经气不通,不通则痛,则致骨痹、腰痛、子痛。治宜温肾散寒祛湿,药用附子、干姜、吴茱萸、杜仲、狗脊、独活、白术、茯苓等。

5)痰浊壅盛证: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眩晕、痴呆;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内耳眩晕症、颈椎病、老年痴呆等疾病。

①咳嗽、气喘 特点是痰多味咸、动则气喘。《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肾病者……喘咳身重。”肾气亏虚,气化失职,水湿内停,酿生痰浊,痰浊循经阻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致咳嗽、气喘。治宜温肾化痰平喘,药用附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紫苏子等。

②眩晕、痴呆 特点是头重昏蒙,不伴吐涎。督脉内通于肾,上行风府,入络于脑;肾合膀胱,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肾气亏虚,气化失职,水湿内停,酿生痰浊,痰浊循经上干于脑,蒙蔽清窍,从而产生眩晕、痴呆。治宜温肾化痰祛湿,药用附子、肉桂、茯苓、半夏、白术、天麻、远志、石菖蒲、牛膝等。

此外,老年病的肾虚证候还有脑鸣、多寐、脱发、齿摇、多唾、心悸、纳呆、腹泻、遗尿、肉痿、消瘦、闭经等;老年病的肾实证候还有牙痛、乳癖、腹痛、便秘、结石、肥胖、闭经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