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室介绍 >> 正文
传承工作室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
2021-08-01 15:25  

梅国强教授简介

                       

 

梅国强教授简介

梅国强,男,1939年3月生,湖北黄陂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本科,并留校执教与行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杂志》编委、湖北省科协常委、湖北省《伤寒论》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1992年被批准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获湖北省卫生厅颁发“湖北省知名中医”荣誉称号,2004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和湖北省教育厅颁发“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湖北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获湖北中医名师称号,2014年获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卫计委颁发“湖北中医大师”称号,同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被国家人社部、卫计委和国家中管局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2019年被国家人社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管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梅国强教授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于1962年7月至1964年6月师承著名中医内科专家洪子云教授学习。2002年11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并于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11月又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2名、第四批2名学术继承人均已通过考核出师,其中1名获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梅国强教授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及专著10余部,其中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于2005年获全国医药教材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中医药教材优秀奖。梅国强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研究五十载,专心于中医药事业,多年潜心研究经方治病的内在机制,临床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病。

1 奖励情况

1991年9月,湖北省教育委员会、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

1992年7月,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荣获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伤寒论》血虚寒凝证实验研究”三等奖

1993年10月,湖北省卫生厅,“心下痞及其辨证客观化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7年8月,当选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三节理事会常务理事

1998年1月,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荣获1997年度林宗扬医学教育

2002年5月,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省知名中医”

2002年9月,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全省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3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05年10月,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主编的21世纪教材《伤寒论讲义》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6年1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2007年9月,湖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湖北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2009年,第三批、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9年8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主编的21世纪教材《伤寒论讲义》荣获“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

2010年1月,被湖北中医学院聘为校教学督导专家

2011年1月,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名师荣誉称号

2014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7年被国家人社部、卫计委和国家中管局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

2019年被国家人社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管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2020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2主编著作

[1] 梅国强(主编),全国西医学习中医普及教材《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2] 梅国强(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伤寒论讲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梅国强(编委),高等中医研究参考丛书《伤寒论》,知音出版社,1991

[4] 梅国强(副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伤寒论讲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 梅国强(主编),中医学多选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 梅国强(副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7] 梅国强(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伤寒论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 梅国强(主审),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一十五”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9] 梅国强(著),伤寒论讲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待出版

[10]梅国强(著),临证思辨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待出版

3发表论文情况

3.1第一作者

[1]梅国强.经方为主治疗冠心病临证撮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06):800-805+820.

[2]梅国强.增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证思辨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02:27-30.

[3]梅国强.加减柴胡四物汤临证思辨录[A].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2009:8.

[4]梅国强.加减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录[J].湖北中医杂志,2006,12:3-6.

[5]梅国强.加减柴胡陷胸汤临证思辨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04:43-46.

[6]梅国强.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待续)[J].山西中医,2000,05:1-4.

[7]梅国强.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续完)[J].山西中医,2000,06:3-5.

[8]梅国强.病毒性心肌炎频发室性早搏初论[J].湖北中医杂志,1997,02:3-5.

[9]梅国强.手足少阳同病刍议[J].光明中医,1995,01:24-25.

[10]梅国强.湿热内伏膜原而成厥热胜复[J].国医论坛,1993,06:4-5.

[11]梅国强.论表里治法的先后缓急[J].光明中医,1988,3:12.

[12]梅国强.朱丹溪老年医学思想初探[J].国医论坛,1986,02:33-35.

[13]梅国强.水泉不止膀胱不藏——浅议五苓散治消渴[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05:15.

[14]梅国强.医论二则[J].黑龙江中医药,1984,2:48-50.

[15]梅国强.论叶天士益胃阴之运用规律[J].江西中医药,1983,03:1-4.

[16]梅国强.再论“存津液”在《伤寒论》中的运用规律[J].湖北中医杂志,1981,1:54-57.

[17]梅国强.再论少阳腑证[J].湖北中医杂志,1981,2

[18]梅国强.论桂枝汤法及其变化[J].中医杂志,1980,04:60-62.

[19]梅国强.论少阳腑证[J].湖北中医杂志,1979,2

[20]梅国强.论扩大《伤寒论》方临床运用途径[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04:42-48.

3.2通讯作者与指导老师

[1]周贤,刘松林,樊讯,明浩,陈海洋,梅国强.梅国强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经验[J].中医杂志,2021,62(04):289-291+302.

[2]唐轩,刘松林,陈雨,岳滢滢,许乐思,周贤,林云崖,梅国强.国医大师梅国强辨治恶寒症经验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2):821-823.

[3]邵弯,梅国强,闵晓俊.梅国强活用柴胡陷胸汤验案3则[J].江西中医药,2020,51(03):35-37.

[4]梅杰,梅国强.国医大师梅国强辨治颈椎病经验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2):706-708.

[5]张智华,韩晗,王世友,梅国强.梅国强自拟方四土汤探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3):121-125.

[6]阳国彬,刘松林,梅国强.《伤寒论》柴胡类方辨治癌性发热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09):1332-1334.

[7]阳国彬,刘松林,梅国强.《伤寒杂病论》癥瘕积聚的辨治特色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9):3825-3827.

[8]阳国彬,刘松林,梅国强.《伤寒杂病论》癥瘕积聚的证治特色及其对中医肿瘤临床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7,58(24):2100-2103.

[9]苏捷,刘松林,杨贤海,周贤,梅国强.应用柴胡泻心汤辨治慢性胃炎临证经验[J].中医杂志,2017,58(12):1063-1064.

[10]周贤,刘松林,胡轶,许乐思,梅国强.梅国强临证更方思路撮要[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03):484-486.

[11]周贤,方方,邢颖,许乐思,刘松林,梅国强.梅国强拓展“通阳不在温”辨治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0):1405-1407.

[12]何家振,周贤,胡旭,许乐思,陈雨,刘松林,梅国强.梅国强对肿瘤放疗后的认识及治疗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9):3592-3594.

[13]胡凤林,尚东,张夏维,刘松林,梅国强.梅国强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08):602-603+607.

[14]周贤,许乐思,邢颖,刘松林,梅国强.叶天士上下交病治其中辨治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07):893-894.

[15]方方,邢颖,周贤,梅国强.梅国强拓展柴胡类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撷英[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6):2176-2178.

[16]骆霖,梅国强.梅国强治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浅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11):28-29.

[17]周贤,刘松林,梅国强.梅国强葛根芩连汤拓展运用思路[J].中医杂志,2015,56(19):1639-1640.

[18]何家振,胡凤林,刘松林,梅国强.刘松林教授辨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经验介绍[J].国医论坛,2015,30(01):16-17.

[19]胡凤林,岳滢滢,胡轶,刘松林,梅国强.刘松林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4,46(10):26-28.

[20]章程鹏,周贤,梅国强.梅国强教授运用经方辨治痰证验案4则[J].光明中医,2014,29(03):600-601.

[21]杨自生,叶勇,梅国强.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HUVEC损伤及COX-2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03):594-596.

[22]周贤,梅国强.浅析梅国强教授活用小陷胸汤的经验[J].光明中医,2013,28(02):252-253.

[23]方方,梅国强.李泽清治疗热病后遗诸症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1):29-30.

[24]林伟波,林长峰,梅国强.梅国强运用四土汤治疗顽疾验案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09):16-17.

[25]骆霖,梅国强.梅国强经方治疗脾胃病临证撮要[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09):23-24.

[26]张仕玉,刘松林,梅国强.梅国强治疗颈椎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04):90+100.

[27]高黎,梅国强.梅国强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述要[J].光明中医,2012,27(01):31-32.

[28]曾祥法,梅国强.再论止痛对药临床运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2):42-43.

[29]高黎,梅国强.梅国强辨治肺源性心脏病验案1则[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12):27-28.

[30]高黎,梅国强.梅国强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治疗脾胃病撷英[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1,18(06):32-33.

[31]曾祥法,梅琼,梅国强.梅国强运用化痰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1,52(11):912-913.

[32]周密思,赵映前,梅国强,林俊华.小柴胡汤延缓皮肤衰老功效的理论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277-280.

[33]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iNOSmRNA SSR1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0):2122-2124.

[34]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iNOS、5-HT及SP表达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04):3-5.

[35]曾祥法,梅国强.止痛对药临床运用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01):62-63.

[36]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张茂林.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组织中VIP和SS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06):1245-1246.

[37]程方平,梅国强.《临证指南医案》虫类用药特点探析[J].中医杂志,2009,50(03):284-285.

[38]程方平,李家庚,刘松林,李云海,周璇,梅国强.甘露消毒丹对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干预[J].中医药学报,2008,36(06):36-38.

[39]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张茂林.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中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04):15-16.

[40]程方平,梅国强.《临证指南医案》虫类用药特点探析[J].光明中医,2008,(08):1060-1061.

[41]程方平,周洁,陈娟,刘松林,梅国强.甘露消毒丹对湿热证大鼠内毒素转导信号的动态干预[J].中医药学报,2008,(04):43-45.

[42]程方平,刘松林,李家庚,吕文亮,李云海,周璇,梅国强.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胃动素胃泌素变化的对比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6):1350-1351.

[43]程方平,杨红兵,李家庚,刘松林,李云海,梅国强.湿热证模型大鼠内毒素转导信号的动态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03):246-248.

[44]程方平,刘松林,杨红兵,李家庚,李云海,梅国强.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LBP mRNA、CD14 mRNA、NF-κBp动态干预[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04):56-59.

[45]闻莉,刘松林,梅国强.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及辨证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3):220-221.

[46]张智华,梅国强.梅国强教授运用柴胡类方经验述要[J].光明中医,2008,(03):284-286.

[47]闻莉,叶勇,刘松林,梅国强.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PPARαmRNA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8,(03):261-263.

[48]程方平,刘松林,李云海,周璇,梅国强.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肝线粒体K~+-Na~+-ATP酶活力变化的对比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2):174-175.

[49]程方平,李家庚,刘松林,李云海,曾兰,梅国强.湿热证大鼠模型的研制与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12):2549-2551.

[50]程方平,李家庚,周洁,杨红兵,刘松林,梅国强.湿热证大鼠模型TLR4mRNA、NF-κBp65表达的对比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06):556-558.

[51]程方平,周洁,陈娟,刘松林,梅国强.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TLR4 mRNA、NF-κB p65表达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06):478-482.

[52]张智华,梅国强.从“伤寒方”看甘草在临床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03):18-19.

[53]闻莉,刘松林,叶勇,梅国强.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07):35-38.

[54]李凤华,梅国强,赵超莉.虎黄烧伤搽剂对大鼠深Ⅱ°烫伤创面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7,(07):3-4.

[55]程方平,刘松林,李云海,周璇,梅国强.清热化湿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肝线粒体K~+-Na~+-ATP酶作用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7,(05):3-5.

[56]闻莉,叶勇,刘松林,梅国强.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02):130-132.

[57]程方平,刘松林,李云海,周璇,梅国强.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01):21-22.

[58]赵超莉,梅国强,宛仕勇.虎黄烧伤搽剂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6,(12):9-11.

[59]叶勇,梅国强,刘松林,雍雪莲,梅杰.化痰活血汤治疗高脂血症40例[J].河南中医,2006,(10):50-51.

[60]叶勇,梅国强,刘松林,石拓,雍雪莲,张茂林,梅杰.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6,(09):1647-1648.

[61]闻莉,梅国强.梅国强活用葛根芩连汤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2006,(09):19-20.

[62]叶勇,梅国强,刘松林,雍雪莲.加味小陷胸汤含药血清对BAECs增殖及eNOS表达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03):19-21.

[63]叶勇,张雯娟,雍雪莲,梅国强,刘松林.MTT法检测化痰活血方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68-70.

[64]叶勇,赵春霞,汪道文,梅国强,刘松林,张茂林,雍雪莲.化痰活血方调脂及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9):74-77.

[65]叶勇,赵春霞,汪道文,梅国强,刘松林.化痰活血方药理血清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及eNOS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05):304-306.

[66]黄永艳,李春旺,指导,梅国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06,(01):72-73.

[67]叶勇,王家宁,汪道文,梅国强,刘松林.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及其目标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6,(01):53-55.

[68]叶勇,梅国强,刘松林,雍雪莲,张茂林,梅杰.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0):968-969.

[69]叶勇,梅国强,刘松林,雍雪莲,张茂林,梅杰.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03):11-13.

[70]喻秀兰,梅国强,张德玲,刘永明,欧阳静萍.加味小陷胸汤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02):6-7.

[71]喻秀兰,梅国强,张德玲,刘永明,欧阳静萍.小陷胸汤加味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NO/ET-1的调节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2005,(02):41-42+88-90.

[72]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疏肝和胃汤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AchE和NO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06):334-335.

[73]叶勇,梅国强,刘松林,雍雪莲,张茂林.化痰活血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05):535-537+548.

[74]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04):198-200.

[75]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辨证规律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4,(08):499-501.

[76]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古典医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病证的认识[J].中医药学刊,2004,(06):1029-1031.

[77]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疏肝和胃汤对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组织中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01):13-15.

[78]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疏肝和胃汤对小白鼠胃排空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01):36-38.

[79]叶勇,梅国强,刘松林,石拓,张茂林,田代志.加味小陷胸汤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04):62-63.

[80]叶勇,梅国强.梅国强教授运用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J].光明中医,2003,(06):22-24.

[81]叶勇,梅国强.高脂血症与五脏关系初探[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03):10-11.

[82]杜丽,熊曼琪,梅国强,李南夷,梁柳文,李赛美,朱章志,张银柱,刘敏.充血性心力衰竭少阴病阳虚水停证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02):136-137.

[83]杜丽,熊曼琪,梅国强,许庆文,梁柳文,李赛美,朱章志,何敏.加味真武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少阴病阳虚水停证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0,(02):26-29+38-81.

[84]宛士勇,赵超莉,谢卫国,刘丽萍,余瑞和,梅国强.虎黄擦剂治疗烧伤创面12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0,(01):43.

[85]赵超莉,谢卫国,宛士勇,余瑞和,刘丽萍,梅国强.虎黄烧伤擦剂治疗Ⅱ°水火烫伤[J].湖北中医杂志,1999,(08):364-365.

[86]崔世高,喻秀兰,梅国强.心下痞辨证分型与胃脘部皮肤及胃内温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S1):216.

[87]万小刚,李培生,梅国强.浅论“西药中化”[J].陕西中医,1989,(01):22-24.

[88]谈运良,李培生,梅国强.《伤寒论》“心肾相关”思想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1987,(04):2-5.

[89]傅延龄,李培生,梅国强.略论津液在热病中的抗病机理[J].福建中医药,1987,(04):59-60.

[90]肖相如,李培生,梅国强.谈《伤寒论》分流疗法[J].山西中医,1987,(01):13-14.

[91]王阶,李培生,梅国强.浅谈《伤寒论》向内伤杂病的橫向渗逶[J].河南中医,1986,(04):1-2.

[92]田金洲,洪子云,梅国强.绸缪务在未雨时——试论《伤寒论》“治未病”思想[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06):3-6.

[93]田金洲,梅国强.试论《伤寒论》调整气机求“和”“通”的治疗思想[J].广西中医药,1986,(02):4-6+26.

[94]陆云飞,梅国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小议[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05):47-5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