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案医话 >> 正文
痰热中阻,气血不畅(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2014-08-08 23:13  

患者诉餐后胃痛胃胀,伴胃脘灼热感,恶心,反酸,口干不欲饮,饮后胃胀,纳食减少,大便3-5天一行,干结,小便正常,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一月来症状加重,遂于小满前后来求诊。

初诊:证见胃痛、胃胀,伴胃脘灼热感,恶心,反酸,口干不欲饮,饮后胃胀,纳食减少,大便干结难解,3-5天一行,小便正常。察其舌质绛,舌苔白而略厚,诊其脉缓。此为痰热中阻,气血不畅所致,法当清热化痰,和胃降逆,兼行气活血,方拟小陷胸汤加减治之。

处方:法夏10g 全瓜蒌10g 黄连10g 枳实25g 吴茱萸6g 乌贼骨15g 藿香10g 佩兰10g 莱菔子10g 生姜(自备)10g 延胡索15g 茯苓30g 郁金10g 建曲10g 虎杖25g 7付,日一付,水煎,分三次餐后温服,禁烟酒及生冷、辛辣、发物,肥甘厚腻之品。

嘱患者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均。胃痛发作时,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等。一周后复诊,不适随诊。

二诊:服上方7付后胃脘胀痛明显减轻,胃脘灼热感缓解,无明显反酸,纳食正常,大便2日一行,成行软便。脉缓,苔白略厚,舌质偏红。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上方7付。后以上方略施加减,共服药21付,随访可知,患者胃痛、胃胀、胃脘灼热感及恶心等症状消失,饮食及二便正常。

嘱患者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均。胃痛发作时,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等。预防复发,不适随诊。

按:胃痛病的发病多与饮食、情志及劳逸等相关。平素喜食辛辣,肥腻及烟酒,或饮食不节,或过劳过逸,直接损伤肠胃,脾失健运,致湿邪内生,与热互结,始生痰(湿)热,湿热阻滞胃肠,气血不畅,故而胃痛、胃胀、嗳气、反酸、舌苔白(黄)厚,舌质红或绛。因此,痰热阻滞胃肠,气机失调,升降失常,是脾胃病最常见的病理机制,清热化痰,行气活血,和胃降逆,制酸止痛实为脾胃病的常用治法。此案患者为快递员,饮食不规律,饥饱失常,加之疲劳过度,致肠胃损伤。患者以胃脘胀痛为主症,伴胃脘灼热,参合舌苔、舌质与脉象,病机当属痰热阻滞中焦,兼气血不畅,治宜清热化痰,和胃降逆,兼行气活血止痛,拟小陷胸汤加味。

《伤寒论》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瓜蒌组成,功能清热化痰开结,应用于痰热结于心下(胃脘)之小结胸证,其在心下者,涉及于胃,见胃脘部或胀痛或痞满,或嗳气,或反酸,或呕恶并见,苔白(黄)厚(略厚),舌质鲜红或绛,脉浮滑。此案患者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时作时止,此次因饮食不慎而发作,以胃痛为主症,结合脉弦,舌苔淡黄而厚,舌质红,辨证为痰热阻滞胃脘,兼气机不畅,血脉瘀阻,治以清化痰热,兼活血行气止痛,拟小陷胸汤加味。加味小陷胸汤由小陷胸汤加枳实、吴茱萸、乌贼骨、玄胡、郁金、炒川楝、片姜黄而成,方中黄连与吴茱萸配伍为左金丸,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呕,用于肝火犯胃之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嗳气,舌红苔黄,脉弦数;玄胡与炒川楝配伍为金铃子散,功能疏肝泄热,活血行气止痛,为治疗肝郁化火诸痛证的代表方剂,以胸腹胁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方中乌贼骨制酸止痛,郁金与片姜黄疏肝活血止痛,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全方共奏清热化痰、疏肝清肝、行气活、制酸止痛之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