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凝心聚力,共启新程。3月13日,湖北中医药大学召开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党委书记刘松林讲话,提出“三个聚焦”“三个务必”“四个坚持”,以更实举措开创发展新局面。校长陈刚作了题为《锐意进取促改革 务实笃行谋发展 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学校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带着全体教职工的期望和重托,共谋学校改革发展大计,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纷纷表示将积极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一代表团
基础医学院院长孔明望:学校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的成绩,令人倍感振奋和鼓舞;2025年工作要点,不仅体现了学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也为全校师生指明了奋斗方向,令人想到中医理论中的“理-法-方-药”和“辨证论治”,相信能“药到病除,效如桴鼓”,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当前,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改革的旗帜已经举起来了,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响起来了。《孙子兵法》云:“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和教师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将借国家政策之风,顺学校发展之势,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担当作为,带领学院教职员工一起顺风势起飞,做到“基础较好的,飞高一点;条件差点的,多飞一会;先天不足的,早飞一点”,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一流中医药大学,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贡献。
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吕银娟: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切感受到此次“两代会”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会议中,学校2025年工作要点成为热议焦点。要点从全局出发,高瞻远瞩,提纲挈领,又结合实际,层层拆解目标,细化任务举措,为各单位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在深化科教融汇、“中医药+”模式、“人工智能+”教育模型构建、专病专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传递出对学校发展的关切与期待。作为教师代表,我们深感责任在肩,将积极落实会议精神,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第二代表团
针灸骨伤学院副院长梁凤霞:大会召开为学校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学校工作报告强调医教研融合发展,这是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学院将积极响应,建议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保障,促进教学、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上加大力度,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科研支持,培养“双师双能型”青年人才。国际化教育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学院将依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国际学术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谋划中医药特色慕课“出海”行动,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双语精品课程;加强中医药双语师资培养,为中医药国际教育、医疗等领域储备更多高素质人才。
中医学院教授杨云松:我认真聆听了学校工作报告,报告以详实的数据、清晰的规划和务实的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对2025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振奋,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身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结合自身学习和实践体会,建议学校加大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力度,同时从特色外文教材、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在线教育平台等方面谋划“教育出海”相关工作。
第三代表团
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军锋:“两代会”胜利召开,学校党委领导班子专注谋发展、协力创新局,鼓舞人心、提振士气。作为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我们要有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以现代科学语言重构传统智慧,在全球医学体系中彰显中医药的“月华之明”;要锻造核心竞争力,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发掘技术奇点,实现弯道超车;要开辟价值新边疆,实现硬科技突围,构建国际话语权;要尝试哲学范式创新,率先设立精神坐标,实现流行病学突破,以实证精神激活传统,以科技创新重构价值,以全球视野定义未来。
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旺:参加学校“两代会”,全面了解了2024年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教研融合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会议部署了学校2025年工作重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学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将以“两代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完善基于文献资源保障、学科发展需求、科研创新赋能、中医药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数据服务,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图书馆人的力量。
第四代表团
检验学院党委书记黄琼霞:此次教代会和工代会的召开,正值学校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会议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深化医教研融合发展改革”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检验学院的重点工作方向。学院将继续深化与附属医院合作,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整合优势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以“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为抓手,与医院检验科共同推动医学检验专业创新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检验人才提供实践平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医学检验”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未来医疗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王艳:学校过去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无论是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科研经费倍增、中西医结合博士点获批、高水平论文发表,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党委的科学决策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进一步坚定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第五代表团
药学院党委书记周燕萍:学校“两代会”是在加快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校教职工和工会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对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和研判,对2025年工作重点进行全面部署,既描绘了蓝图,又广泛凝聚了共识。我们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会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对照学校改革举措和年度工作要点,主动认领任务,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奔着问题去、迎着矛盾上、朝着难处行,勇于改革破题,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一流中医药大学,服务湖北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药学院教授刘艳菊:作为教师代表,我为学校此次“两代会”的召开感到由衷振奋,此次大会不仅是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重要渠道,更是我们全体教职工共同谋划学校未来发展蓝图的盛会。学校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明确了2025年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为我们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带领教研团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充分发挥学科研究优势,加强团队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学科发展,为助力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一流中医药大学,为推动湖北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第六代表团
黄家湖医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吴辉坤:“两代会”回顾总结了2024年学校事业发展情况,明确了2025年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校领导深入各代表团讨论,广泛听取意见,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形成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将不折不扣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师生医护员工,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二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师生医患的实际问题,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三是通过学习提能、正风提效,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四是实干争先,全力落实改革重点任务,推动医院工作迈向新台阶,为学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后勤管理处职工胡莹莹:作为后勤职工代表,参加学校“两代会”,听取了学校工作报告以及闭幕式讲话,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一是以师生为中心,把师生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保持务实作风,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直面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后勤工作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坚持把劳动教育融入后勤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深化后勤体制改革,推进智慧后勤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保障。
第七代表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必法:会议听取了学校工作报告,报告用“八个新”生动展现了2024年学校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成绩,精准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七个方面高位谋划了2025年的工作安排,明确了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内容详实,措施具体,既有战略性,又有针对性,让人倍受鼓舞,非常振奋。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改革的锐气、实干的豪气、创新的勇气,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和推进“两个结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向协同,加快建设中医药特色思政课程,打造思政金课,参加各类教学竞赛,磨练教学本领,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力量。
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陈雪莲:学校过去一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的突破令人自豪,湖北时珍实验室建设成果瞩目、学科排名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作为一线教师,能参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既感使命光荣,更觉责任重大。面对当前持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五育并举”全方位塑造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等重要任务,我深知课堂是主战场,更是责任田。我将紧跟学校部署,深挖课程思政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核,提升自身数字素养,通过技术赋能传统课堂,助力“金专、金课、金师”建设,当好中医药文化的守正创新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改革发展添砖加瓦。
第八代表团
科发院副院长姚小卫:学校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报告内容详实、数据清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突破。科发院将认真领会,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着力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持续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实现科技服务与平台、项目、团队、人才之间的良好互动。二是聚焦国家和湖北省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前沿和临床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培育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推进成果大转化。三是全面扩大开放办学格局,加强与地方政府、医疗机构和相关企业的联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科技服务地方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财务处副处长郑琼:在校党委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学校2024年工作呈现蓬勃向上的景象,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作为教职工,我深感骄傲,备受鼓舞。学校2025年工作要点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处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调查研究,协同推进,追求卓越,服务一流”的工作思路,以预算绩效管理和内控管理为抓手,持续加强项目库建设,围绕增收节支强化财务管理。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改善财务条件,强化能力作风建设以提升服务质量,持续为广大师生医护员工提供“热情、规范、便捷、高效”的财务服务,为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