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医学院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16:32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阅读:[]     编辑:胡梦佳 刘睿涵

本网讯 9月4日,中国青年报以《大手牵小手 同传中医薪火》为题,对我校中医学院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连续五年开展七彩假期暑期托管班,为青少年儿童讲好中医故事,传播中医文化,做好健康科普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图文报道。全文如下:

这个八月,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在武汉保利蓝海郡社区的七彩假期暑期托管班顺利结业。当最后一张笑脸定格在合影里,当最后一声“老师再见”消散在晚风里,这段充满知识、欢乐与温暖的时光,成为了每个孩子和志愿者心中最珍贵的夏日记忆......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青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同时传承国医精髓,培养青少年儿童对传统祖国医学的兴趣,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团队——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而今年,已是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的第5个年头。

儿童“未病先防”,重视形体充养

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将太极拳、三路长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根据授课孩子的年龄进行改编,打造了适合儿童群体的中医特色“养生功法课”,帮助孩子们强身健体、舒筋活络,最终达到医圣张仲景所言“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理想健康状态。

儿童“既病防变”,坚守后天之本

针对儿童服药难、疾病传变快的群体特性,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设计了系列中医药手作活动,活动内容包含做香囊、画标本及讲述古代著名医家故事等,寓教于乐,小班孩子们在香囊制作中喊着“一、二、三”砸艾叶,手酸得想丢掉工具时,志愿者悄悄帮忙一起捶打,并鼓励孩子们道:“再试三次,我们比比谁的艾绒最柔软!”。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在识药辨药中逐渐提高了对生病应该吃药的认知,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也在孩子们心中为传承和发展中医播下了一粒种子。

儿童“愈后防复”,法于四时阴阳

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概念融入到与孩子们互动的中医课堂中,重视穴位保健教学,引导孩子们爱眼护齿;引入药食同源理论,指导孩子们健康饮食,为儿童生长发育保驾护航,真正做到了“养生”从娃娃抓起。

自2021年,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累计参与志愿者2916人次,帮助儿童3418人次,提供服务超300次,目前在蕲春、巴东、黄梅等县市,以及武汉塔子湖街道下的15个乡镇、社区开展,着力于为青少年儿童们讲好中医故事,传播好中医文化,做好健康科普,为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起到示范作用。2024年12月,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从1000多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营造了“学中医、信中医、爱中医”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时珍国医少年班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整合各方资源,努力丰富服务内容和活动载体,厚植志愿服务文化,带着中医药特色专业优势继续深耕基层,让青春力量守护万千中华儿女健康。

相关报道链接:

中国青年报:大手牵小手 同传中医薪火





上一条:湖北中医药大学师生医护员工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下一条:湖北中医药大学获选下届湖北省哲学年会承办单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