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
1.党的二十大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全党同志要做到的“三个务必”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3.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4.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十六个方面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1)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3)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
(4)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5)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
(6)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
(7)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8)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9)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10)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2)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13)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14)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15)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6)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5.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四个方面的里程碑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6.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自我革命。
7.“两个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8.归根到底是两个“行”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9.“六个必须坚持”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1)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2)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3)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4)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5)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6)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10.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2.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13.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5)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14.“两步走战略安排”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15.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报告从5个方面作出部署:
(1)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从4个方面作出部署: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3)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17.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报告从4个方面作出部署:
(1)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2)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3)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4)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8.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从4个方面作出部署: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3)严格公正司法。
(4)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19.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报告从5个方面作出部署:
(1)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4)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0.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报告从4个方面作出部署:
(1)完善分配制度。
(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1.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报告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2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报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从4个方面作出部署:
(1)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3)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4)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3.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报告从4个方面作出部署:
(1)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2)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3)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4)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24.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报告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报告从4个方面作出部署:
(1)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
(2)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3)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4)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25.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坚决粉碎各种“台独”图谋。
26.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报告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外交工作方面,主要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27.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报告部署了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1)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3)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4)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5)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6)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7)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28.“政治三力”
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来源: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29.党内政治生活“四性”
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30.全党必须牢记的“五个必由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31.全党的战略性工作
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32.新时代好青年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3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
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来源: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
34.新征程上“四个始终”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来源: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35.“两个确立”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36.“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37.“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8.“两个维护”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3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十个明确”:
(1)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4)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5)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8)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9)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十四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十三个方面成就”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在政治建设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在外交工作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40.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42.党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3.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高政治原则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
47.党的初心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8.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49.党的建设六项基本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坚持民主集中制。
(6)坚持从严管党治党。
50.党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1.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52.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53.党的“四自能力”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5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5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5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57.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8.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59.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60.“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6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2.党徽和党旗
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6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来源: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64.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来源: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65.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66.苏区精神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67.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68.遵义会议精神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
69.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70.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71.红岩精神
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
72.西柏坡精神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
73.照金精神
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74.东北抗联精神
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
75.南泥湾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76.太行精神
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
77.大别山精神
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
78.沂蒙精神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79.老区精神
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光荣传统。
80.张思德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81.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82.“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83.雷锋精神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84.焦裕禄精神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85.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86.红旗渠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87.北大荒精神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88.塞罕坝精神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89.“两路”精神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
90.老西藏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91.西迁精神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92.王杰精神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93.改革开放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互利合作、命运与共。
94.特区精神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95.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96.抗击非典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97.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98.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99.劳模精神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100.青藏铁路精神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101.女排精神
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02.脱贫攻坚精神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103.伟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104.“三牛”精神
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
105.科学家精神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106.企业家精神
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
107.探月精神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108.新时代北斗精神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
109.丝路精神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110.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111.三大历史规律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112.“五史”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113.“四个伟大”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114.“两个大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15.“两大奇迹”
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116.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18.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9.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基本政治制度。
120.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来源:党的十九大报告)
121.“三股势力”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122.好干部标准
忠诚、干净、担当。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123.“四个面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来源: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124.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正负抵消,到达相对“零排放”。
2020年9月,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来源: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