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阅兵场淬炼热火青春——记学校三名学生的光荣之旅与初心坚守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 20:38     作者:     来源:保卫处、武装部 长江日报      阅读:[]     编辑:陈依 胡梦佳 熊文静

脚步铿锵 英姿飒爽

近日 学校三名学生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

返校与2025级新生交流

长安街上的荣光绽放

训练场中的初心铭刻

阅兵场外的中医药护航

……

本期官网专访

为你一一道来


“红色信仰照亮阅兵征程”

当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长安街检阅受阅部队,赵涵、李嘉彤、罗馨怡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滚烫而真切。“我们不仅是在接受检阅,更是替千千万万抗战女民兵完成了一场跨越世纪的接力。”赵涵说,握紧枪带的瞬间,仿佛感受到了80年前前辈的呐喊声与此刻的正步声共振。罗馨怡感觉全身热血沸腾,深刻体悟到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至新时代青年手中;李嘉彤则被方队“千人一心、千步同频”的凝聚力震撼,深知六个多月的付出皆有价值。

这场阅兵之旅,于她们而言有着不同的精神注脚,分量却同样厚重。“小时候曾经在天安门前留影,长大后有机会代表国家向世界展示中国民兵的形象,我感到无比自豪!”赵涵是个内蒙古姑娘,退伍前曾是四川某女子特战队成员。今年初接到任务通知后,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天中午就从呼和浩特乘机跨越近2000公里返回武汉,下飞机后直奔集结点报到。

赵涵与父母合影

“我是家里的第三代军人!”李嘉彤是武汉人,她的爷爷于20世纪50年代参军,曾参与鸭绿江铁路桥的守桥任务;爸爸于20世纪90年代参军,曾荣立个人三等功。这种传承的力量让她在阅兵场上愈发坚韧。“当我通过天安门时,我不仅代表了我自己,也代表了我的家族,我身上有他们的影子。”李嘉彤激动地说。

李嘉彤与父母合影

“2019年时我读高二,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阅兵仪式的女兵方队,没想到如今自己也能参与其中。”罗馨怡是孝感人,外公是部队里的神枪手,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的她,对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于2022年参军入伍,2024年退役后开始备战考研。接到任务通知,她当即报名。最终,三人作为汉阳辖区女民兵代表,参加阅兵选拔。

罗馨怡在阅兵仪式排练现场

阅兵结束后,她们三人拍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既是荣誉的见证,也是成长的写照。作为医学生,我们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作为民兵,我们时刻准备保卫祖国。”三位同学说。

“专业知识派上了大用场”

近半年的训练中,三位同学的情谊成为温暖的光。她们建了名为“奔向长安街”的微信群,从选拔之初便相互鼓劲。在宣布选拔淘汰名单时,三人手拉手屏息等待,得知全部留队的消息,瞬间激动得哭红了眼。训练结束后,她们总会相聚到一起互相纠正动作,聊聊训练趣事缓解压力。

“专业知识派上了大用场。”李嘉彤介绍,在持续的训练过程中,三人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主动带领大家进行拉伸放松,有效缓解了疲劳状态。赵涵大一加入了学院“同源点治疗手法”团队,积累了颈椎保健相关的专业知识。训练期间,她积极运用所学,通过穴位按摩帮助队友舒缓不适,恢复状态。

从训练日志上认真记录的一点一滴,到阅兵当天军靴踏碎晨曦的震耳欲聋,她们将军人的坚毅与担当融入了每一个细节。“阅兵无小事,每一步都是责任。”罗馨怡和李嘉彤表示,训练最大的改变是让自己磨掉了浮躁,变得更加坚韧,认定目标就沉下心去做,哪怕过程枯燥也绝不敷衍。

“矢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学校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谈起训练期间学校的关怀支持,三位同学满心感激。学校协调解决学业问题、回应各类需求,老师们时时慰问,给予了无穷的精神力量,让她们得以全身心投入训练,无后顾之忧。

这场非凡经历,像一面镜子照清了她们的人生方向,更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初心。“练习针灸手法对标队列精度,研究中医药方精准到克!”李嘉彤坚定了“用中医药服务人民”的目标,决心以“追求极致”的态度钻研专业,争取读研深造;赵涵学会用军人的标准去要求学业,背《伤寒论》如记队列口令,将阅兵场淬炼的利刃,锻造成守护生命的钢枪;罗馨怡则深知身为医学生的使命,要将阅兵中收获的坚韧力量投入学习,践行守护生命的神圣职责。

从阅兵场守护荣耀

到校园里深耕学业

三位学子正以青春为笔

用阅兵精神与医者初心

书写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条:党委书记、湖北时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松林一行赴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专项挂职干部期满考核及调研

下一条:党委书记、湖北时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松林一行赴华大集团调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