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大会并讲话。会议表彰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我校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这是学校自2005年以来连续8届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自2015年以来连续3届荣膺全国文明单位,连续2届入选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后,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全国文明校园是中央文明委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面授予学校的最高荣誉称号,是一所学校文明程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集中体现。
文明花开绽杏林,同心掬得满庭芳。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照“六好”标准,弘扬时珍精神,彰显文明校园创建特色,加快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学校牵头组建、运营管理全国中医药领域首个省实验室——湖北时珍实验室,成为湖北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湖北省委书记、时任省长王忠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共同为湖北时珍实验室揭牌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共绘育人“同心圆”。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为学生讲授“思政大课”。承办《李时珍大讲堂》,10余名专家讲述矢志不渝中医药的初心故事。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成立时珍国医班、时珍国药班,形成“读经典、跟名师、上临床、强特色”荆楚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获批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办学67年来,培养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陈士林等在内的大批国内外中医药界杰出人才。

学校开学典礼上,师生共同传递巨幅国旗告白祖国

学校举行珍国医班拜师仪式
优化思政“大课堂”。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编写育人故事、红心向党思政读本,彰显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家国情怀。开展“我们身边的中医药”特色迎新第一课,向学生和家长展示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文创产品、诊疗服务等,在全网火爆出圈。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健康中国”中医药文化宣讲项目入选湖北高校十大优秀网络文化项目。

学校开展“我们身边的中医药”特色迎新第一课
搭建实践“新平台”。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入选“百校千馆”——湖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连续16年举办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节,连续13年举办“李时珍祭”社团活动,开展中医经典诵读、太极拳展演等活动。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先进典型。获批省级李时珍创新创业学院,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时珍国医少年班’中医药特色儿童健康护航志愿服务”项目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学校举办第七届太极拳比赛

学校开展时珍国医少年班“七彩假期”活动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围绕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医疗服务、开放办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保障、内部治理、党的建设等领域,强力推进“九个深化”改革与“九大能力”提升。2024年湖北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专题推介学校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获优秀等次。

学校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

学校在2024年湖北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
推动能力作风提质增效。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能力提升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中央主题教育官网报道学校主题教育经验做法。
促进治理效能优化提升。建立常规工作、重点工作、改革事项“三张清单”工作制度,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20个基层党组织和个人入选国家级、省级党建“双创”项目,在湖北省属高校中位居前列。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
完善人才引育体系。学校拥有3位国医大师、4位全国名中医,长江学者、岐黄学者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成立王琦书院湖北分院。形成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湖北时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学校特聘专家、王琦书院湖北分院特聘教授四支战略专家力量。获批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基地。

王琦书院湖北分院揭牌成立
强化教师培训发展。开展新进教师入职宣誓等仪式教育,构建教师职业生涯全周期培训“四航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连续10余年举办“濒湖论坛”“杏林国学讲坛”。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构建荣誉表彰体系。定期评选表彰“三育人”标兵、师德标兵、校级文明单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师德典范持续涌现。李家庚教授家庭获评全国首批教育世家。陆定波教授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作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唯一代表,在湖北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发言。援阿医疗队60年“针”情援非,获评“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

学校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唱响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品牌
深入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内涵。立足湖北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组织专家学者对时珍精神进行挖掘、凝练和阐释。开展李时珍学术思想研究,编辑出版《本草纲目新编》等富有荆楚文化特色的研究成果,建设湖北省首家中医药古籍全文数字化平台——湖北省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助力“蕲春艾灸疗法”等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科技赋能发展“十大楚药”,牵头开展湖北省中药资源普查,发起成立湖北省生物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神农架、房县等地建立7个产业研究院,指导建立40余个道地药材标准示范基地,创制蕲艾生态种植技术获全国示范推广。联合企业研制“儿茶上清丸”作为湖北省首个“非遗”1.1类中药创新药获批上市。
传播弘扬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举办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暨全国老年病多学科交叉学术会议,发布《中国老年主动健康宣言(武汉宣言)》。参加中医中药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国中医药大会》,录制科普视频、编写科普教材被推荐在全国中小学广泛使用。入选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连续多年举办华创会李时珍中医药国际健康论坛,建有“中-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积极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湖北时珍实验室、湖北中医药大学主办2024李时珍中医药大会暨全国老年病多学科交叉学术会议

学校参加省文明办、省卫健委等主办的中医中药进校园系列活动
强化优美环境建设 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景观
建设生态园林式校园。建有李时珍广场、九九图等特色景观,加快推进百草园项目建设,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学校入选湖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黄家湖校区航拍图
加强历史建筑保护。昙华林校区“文华大学旧址”入选第六批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小礼堂是湖北省高校首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中年代最久建筑。

昙华林校区历史建筑群
优化医疗服务环境。附属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治未病、体质辨识、冬病夏治等中医特色服务。获批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强化活动阵地建设 共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平安建设全面夯实。加强“七防工程”建设,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10次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胜单位。
阵地管理有效规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工作论文4次获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一等奖。
主题宣传汇聚正能量。结合时代主旋律和学校新发展,大力宣传湖北时珍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学校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健康类节目《健康中国》合作机构
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这一最高荣誉,是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师生医护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对全体师生医护员工的激励和鞭策。学校将以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深化荆楚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加快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