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5日在北京开幕。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各二级单位党组织高度重视,组织干部师生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关注全国两会,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结合工作和学习实际,畅谈心得体会,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全国两会精神的热潮。
药学院党委书记周燕萍:三月的北京,春潮涌动,春天里的盛会必将续写春天的故事。起跑决定后势,开局事关全局。2025年必将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各项工作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即将新鲜出炉,既鼓舞人心,更催人奋进。中医药国际化、中药高科技创新发展、中医药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等将被重点关注。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必将创造历史,成就未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基础医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吴芮凌:春风扣门,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面对“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欣喜看到“稳”的态势持续巩固,“进”的步伐坚实有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为我们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指明了方向。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举措,立足本职岗位,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李伟: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必将凝聚起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扎实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踏踏实实推进特色鲜明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科发院副院长、青年岐黄学者吴松:两会关于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领域的部署,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让我深感振奋。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2024年学校立足湖北省中医药资源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优势,聚焦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主动健康,高标准推进湖北时珍实验室建设,加快打造“创新、团队、资本、产业”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我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精湛的专业技能投身到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立足岗位职责,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德俊:政府工作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务实的举措,系统总结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不仅印证了“中国之治”的优越性,更彰显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报告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令人振奋。落实到具体工作,需以“小切口”融入“大战略”。以“课程思政”筑牢育人根基,将两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以“数字赋能”重塑教育生态,探索“AI+教育”深度融合;以“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中医药等重点领域,与行业龙头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通过“项目制教学”“双导师制”等模式,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体育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方志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高瞻远瞩的视野和一心为民的初心。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这对加快构建专业课程知识图谱,辅助高质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我们要积极拥抱高校改革分类推进,进一步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胡和平: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我国GDP增长仍保持5%,并预期今年保持不低于这个增速,为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注入强劲动力。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实干奋斗取得的,也让我对未来发展目标充满信心。我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紧盯目标任务狠抓落实,为中医药国际化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贡献。
校老年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黎夏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银发经济发展离不开老年教育。两会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DeepSeek和机器人是教育重大机遇。近年来,我一直关注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在摸索运用软件写诗填词,提高学习效能、摄影技艺。近期我们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摄影交流会取得了良好反响,印证了老年人需要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技能。老年人不仅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学、养在学中、乐在学中、学在乐中、学在养中,乐养心身,方能掌握更多的本领,做到老有所为。
退休教授胡真:收看两会相关报道,特别是聆听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对国家未来发展、中医药事业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往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民生。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改革向深水区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双向并举,不可偏废。作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医药体系,理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医药大有可为,中医人更应当大有作为。我们要砥砺奋进,积极行动起来,把银发行动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每一步,融入中医药种植生产流通的第一环,融入健康中国建设的每一天,让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用中医药理论实践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校关工委副主任黄保希: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作为一名高校退休教师,我时刻关注教育发展。教育是国之大计。过去几年,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期待未来能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后勤管理处职工胡莹莹: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国家在过去的一年,“稳”的态势巩固延续,“进”的步伐坚实有力。这也为高校后勤工作带来了启示。要以“稳”为基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要以“进”为动力,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要以“民”为本,持续改善校园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建设美丽校园、绿色校园,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护理学院专职辅导员毋志鑫:在春回大地的美好时节,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不仅展示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与活力,更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学习两会精神,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投入不断加大,这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践行一线规则,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持续强化教育引导与服务供给,为学生成长发展点灯引路,引导青年学子把服务国家作为价值追求,把个人情怀与国家大任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针灸骨伤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陈雨帅: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让我感受到中国蓬勃发展的活力。身处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节点,作为中医药青年,我们既要做中医药的守护者,更要成为科技创新的弄潮儿。
中医学院2024级本科生倪怡甜: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医药事业也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下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深感自豪,也看到了中医药事业广阔的发展前景。AI技术将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机遇。作为中医药学子,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希文:今年两会中,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议题。作为一名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我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对计算机行业乃至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变化,DeepSeek的产生对行业具有深远意义。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
体育健康学院2023级本科生陈俊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让我深刻感受到我国在民生领域的巨大进步。作为一名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政府对民生、健康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聚焦高质量发展,我们青年学生要积极拥抱新时代,做到高质量学习、实践,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准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