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谋划2025】⑫|改革·大家谈:深化开放办学与交流合作 提升协同发展能力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6日 16:10     作者:     来源:      阅读:[]     编辑:陈依 胡丹萍 李昌硕

本网讯 “谋划2025”专栏本期“改革·大家谈”聚焦改革举措五:深化开放办学与交流合作,提升协同发展能力。

学校办公室:结合学校特色资源,将“引入社会资源”从单一的资金合作拓展为涵盖技术、人才、品牌的多维度融合,形成“资源引入—成果转化—社会反哺”的良性循环,助力学校开放办学目标的实现。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联合企业设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引入企业资金与技术,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展行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评审,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学校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二是拓展校友资源网络。梳理校友职业分布及行业资源,搭建校友信息平台,定期举办校友返校日、行业分享会等活动,促进校友与在校生资源对接;设立校友专项基金,通过校友捐赠设立奖学金、创业孵化基金等,支持学生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

三是引入社会捐赠与公益合作。完善捐赠机制,设立捐赠荣誉墙、冠名项目(如教学楼、实验室冠名)等;开展公益项目合作,与公益组织、社区合作推进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协同联动。对接地方政府产业规划,如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领域,承接地方培训项目或政策研究课题,争取政府资金与政策支持;利用学校设施与师资,与社区联合开设公益课程(如老年大学、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科发院:一是扩大校企合作。围绕老年病研究和湖北“十大楚药”“五大特色药材”,进一步凝练科研平台学科方向,与省内外生物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聚焦“优形”“优质”“优效”等关键问题,开展道地药材成因、新品种培育、中药材生产技术推广示范、中药创新药物、大健康产品开发研发以及名老中医验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等,促进一批创新产品进入临床、走向市场。鼓励省内外龙头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湖北时珍实验室建设。实施重大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工程,为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形成的重大创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

二是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强围绕地方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和决策咨询。以服务地方中药、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构建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构建完善的科研转化服务体系,全面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创新的链接通道,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

三是推进校政合作。建设中医药智库,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建议;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大力推动各项合作事宜落地见效、校地合作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学校对重大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度。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中医药科研项目,继续开展好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相关工作。

四是密切校医合作。借助湖北时珍实验室科研平台,以科研为导向提升临床能力,与医院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共同探索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合作开展科研成果鉴定和奖励申报工作,提升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和科研培训,促进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项目,通过临床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中医药复合型科研人才。

五是拓展校校合作。充分利用湖北科教资源与地源优势,与兄弟高校探索高水平科研平台合作的新机制,共同申报或承担国家重大科研合作项目、解决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问题,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内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围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在学术交流、拔尖人才培养、学位点建设、人才互聘上开展广泛合作,积极推进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搭建教育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平台。

六是加强校研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研平台,打造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开展中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围绕中药研发、标准制定、临床应用等开展合作。聚焦多领域成果需求主体,精准匹配科研资源与需求,实现产业引导科研,科研反哺市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精准助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针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生命周期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有效融合校研各方人力、科技资源,不断扩大“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如围绕中医药临床中的重大基础性问题、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和重大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与研究院所共享实验室、设备等科研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式,促进双方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教务处:要建立统一医疗服务规范和质量管控体系,实现诊疗流程标准化;共享教学资源与师资培训体系;构建协同科研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加大海外游学计划投入,扩增项目指标。

黄家湖医院(国医堂):聚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着力提升师生患者就诊体验。一是优化就医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线上预约、挂号及缴费等一站式服务,使师生就医更加便捷。通过优化公费医疗报销流程等,让教职工公费医疗报销周期更短。二是加强医疗团队建设,强化临床专科力量,通过医疗体、专科联盟、引进专家等方式打造更多特色专科。三是持续开展院内业务培训与院外进修,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努力为师生和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上一条:学校召开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推进会

下一条:学校专家受邀赴房县开展“DeepSeek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数字化转型”专题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