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天麻全产业链发展观摩研讨会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天麻单品种攻关2024年工作总结会在罗田召开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5日 14:37     作者:     来源:药学院      阅读:[]     编辑:胡丹萍

本网讯 12月5日至7日,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天麻全产业链发展观摩研讨会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天麻单品种攻关2024年工作总结会在罗田县九资河镇召开。此次会议由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天麻单品种攻关小组主办。学校党委常委王彦春,罗田县委委员、副县长张卫兵,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办副研究员万修福,湖北省果茶办公室高级农艺师陈盛虎,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王晴芳,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站长、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研发首席、我校药学院教授刘大会,黄冈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涂军明,罗田县政协副主席张智文等来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和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站、基地负责人和地方政府及科研院所、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12月6日上午,与会专家对中药材交易市场、天麻产地加工企业生产车间进行参观调研,加深了对天麻交易和加工生产各环节的理解和认识,并前往罗田九资河天麻基地、英山镇天麻基地,对天麻-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天麻人工菌棒代料替材生态种植模式进行观摩和测产。刘大会教授介绍了天麻-水稻水旱轮作模技术和天麻人工菌棒代料替材生态种植技术,展示和解答了技术要点并进行现场栽培现状展示。与会人员进行交流观摩后,对两种技术种植的天麻进行现场采挖测产,乌红杂交天麻在海拔300 m的天麻-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产量为11.4-13.6 kg/m2,红天麻在海拔1000 m的人工菌棒代料替材林下生态种植模式下产量为7.5 kg/m2。通过现场观摩和测产,与会人员对两种技术模式的种植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观摩会现场

12月6日下午,会议开幕式举行。张卫兵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对罗田县天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单品攻关的一次全面总结与交流,更是为未来天麻产业发展谋篇布局的重要平台和契机。涂军明主持开幕式。

王彦春在致辞中指出,面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智慧、加强合作,为天麻这一道地药材的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湖北中医药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与罗田县及全国各地的中药材产业园区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走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孙志蓉教授、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王传华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站江维克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站刘大会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于毅研究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站王晓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杜冰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站杨野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何玉成教授等专家应邀围绕天麻产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

会议开幕式现场

12月6日晚,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天麻单品种攻关2024年工作总结会举行。刘大会教授代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天麻单品种攻关小组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进展、亮点工作和下年度工作计划。体系16位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示范基地负责人分别就2023-2024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天麻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未来前进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天麻单品种攻关2024年工作总结会现场

12月7日上午,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工作总结会召开。会议由陈盛虎主持。各岗位专家对2023-2024年度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对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给予点评与指导,并进行了现场考评。专家组认为,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亮点突出,特别是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促进资源利用和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成效显著。专家组建议,在下一轮项目申请工作中,以更加务实的行动回应各项挑战,积极抓住机遇,进一步推动项目工作;在体系的谋划与落实上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技术体系及其他地区的合作,持续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工作总结会现场




上一条:学校召开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专家现场评估会

下一条:学校承办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统计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医医院统计数据治理与应用培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