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
基础医学组、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工作组主办的
第10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暨
2024“一带一路”国际大学生
医学基础研究创新设计论坛举行
检验学院代表队
从876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斩获预防医学赛道金奖
这也是学校
首次在该项赛事中荣获金奖
基础医学院代表队获中医药赛道复赛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是基础医学领域水平最高、办赛规模最大、办赛影响力最广、参赛院校最多的学生学科竞赛,于2023年被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来自21个国家、204所高校共3216名师生参加本次总决赛,办赛规模与参赛人数均创历届之最。
检验学院师生在总决赛现场
第10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预防医学赛道金奖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Fe-MOFs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牛奶EDCs快速分析
指导老师:陈学蓉
团队成员:杨晨、邹沂槾、庄喆、刘香君、张烨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开发建立准确、快速的食品分析方法是进行食品质量评价和安全风险监控的关键环节。电化学传感器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在食品分析领域展现了良好应用前景,但传统电化学方法依靠单信号输出,检测结果易受环境影响,重现性较差。研究显示,比率策略采用双信号输出,具有内较正功能,能极大提升检测的重现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团队创新性地采用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Fe-MOFs)作为内参比探针,构建了内分泌干扰物(EDCs)比率型电化学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成功应用于牛奶样品中雌二醇和双酚S的同时、快速检测。该研究为高性能电化学传感器及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首次斩获金奖的背后
是师生的坚持不懈探索
参赛团队负责人、2021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杨晨回顾整个备赛历程,坦言从最初开始实验时的手足无措到决赛赛场上的胸有成竹,中间经历了不少困难,如复合材料的晶型表征时信号弱、样品前处理时蛋白质难以分离等。
“因为涉及跨学科的知识,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有畏难情绪很正常。作为指导老师,要多鼓励、多支持,帮助同学们静下心来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团队指导老师陈学蓉副教授看来,只有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在她的指导下,团队成员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和专业测试人员沟通材料表征技巧,改进了制样方法,解决了材料表征信号弱的问题;通过调控样品提取的溶剂种类和比例,解决了样品前处理的问题。随着难题一个接一个攻克,团队成员们信心倍增,项目也稳步推进,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跨越。
“从备战七月遵义复赛到八月广州总决赛,历时近两个月。我们赛前进行了多次模拟答辩,准备了近百个问题。”团队领队、检验学院创新创业赛事指导老师钟鑫老师介绍,“印象最深的一次排练是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近8个小时,高强度的模拟答辩暴露了很多不足,也帮助我们持续改进。”经过精心准备,团队成功拿到了决赛入场券。
团队师生备赛现场
“复盘复赛经验,改进汇报稿件,继续夯实答辩内容,决赛力争上游!”进入决赛关头,陈学蓉副教授为团队定下了目标。师生反复斟酌汇报PPT上每一页排版、每一句措辞,思考决赛答辩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点”入手拓展到“线”和“面”,逐步完善了相关方面的知识体系。
比赛前一天,团队特意观摩了其他赛道的决赛,总结了评委专家们的提问思路。比赛当天,师生参考兄弟院校的汇报答辩思路,对赛前整理的答辩问题大纲再次进行重点筛选,进一步缩小范围,突击拓展精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明确决赛日期的这一个月里,甚至是赛前的前一分钟,我们不断完善汇报稿件和答辩问题,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陈学蓉副教授欣慰地说。
团队学生在决赛汇报现场
“经过这次锻炼,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继续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未知的好奇探索,不断精进专业知识。”获奖队员们纷纷表示,期待新学期在学科竞赛上获得新突破。
备赛心得
(陈学蓉副教授整理)
01充分准备,全心投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升作品本身的质量是根本,积极投入前期的科研工作,从点滴做起。
02不断学习,持之以恒。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文献和已有研究上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改善自身不足,才能获得成长和进步。
03路在脚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备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保持乐观态度,把思考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和提升作品质量上会更有意义。
04凝心聚力,协作共赢。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积极沟通,紧密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