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湖北时珍实验室主任王琦教授做客央视《中国中医药大会》!权威解答中医治未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1日 12:33     作者:陈依 胡丹萍 吴永贵     来源:央视网      阅读:[]     编辑:党委宣传部

古人有云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治未病的记载

可见中医治未病源远流长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治疗理念?

什么是中医治未病?

在央视《中国中医药大会》第六期节目

《未病先防》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湖北时珍实验室主任王琦给出了权威解答


五禽戏与内景图:形神合一的养生智慧

节目在舞蹈《“舞”禽戏》中拉开帷幕,王琦院士介绍,导引术历史悠久,其中五禽戏以模仿动物创编成一套肢体动作,依据中医阴阳五行,讲究形神合一,是其最大的特色,在国际上广泛流行。

现场,一幅蕴含着古人修身养性、未病先防智慧的《内景图》引起观众注目。“《内景图》,顾名思义就是把人体内在的景象描绘成图。《黄帝内经》指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幅图告诉我们‘精神内守’,要静坐。”王琦院士介绍,《内景图》诠释了“凝神静气”的重要思想,即聚集、蓄积精气神,产生内在的生命力,达到养生的目的。

守健康之根:中医治未病

什么是中医治未病?它的源头在哪里?王琦院士说:“中医治未病的概念源自于《黄帝内经》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用现代话说把关口前移,前移到还没有发病或者还没有变得更严重的时候,即治未病,防患于未然,这是一个伟大的医学思想。医学的根本目的是治未病、维护健康。”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是中医治未病的三个标志性阶段。一代代中医人经过不断实践,使中医治未病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以“五禽戏”“八段锦”为代表的导引术、对身体有滋补功效的“膏方”“药膳”都蕴藏着中医治未病的方法。王琦院士介绍,“瘥后防护”,指的是病快好了,还差一点,即炉火未尽,还有复燃的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的病已经解决了,但恢复期“余邪未尽”,需要防护。这一阶段,可以通过运动、针灸、按摩防护。此外,食疗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不仅有治疗作用,还有营养作用,例如绿豆汤、冬瓜皮利尿,大枣补气,黄花菜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等。要“从药房走向厨房”,通过药膳食疗,因人制宜、因人施膳。

诞生于1000多年前的《备急千金要方》,诉说着“药王”孙思邈对医者至精至诚的行医要求,其中诸多沿用至今的处方更是为后代留下了可切实操作的治未病策略与防患于未然的养生之道。王琦院士介绍,《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人命至重、贵有千金”,因此称为“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现在使用的很多处方,书中都有记载,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方法。

健康理念的全方位贯彻:中医治未病助推大健康

王琦院士重点讲解了基于大样本流调下的中医理论体系的九种体质:平和质、特禀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他表示,先要认清自己的体质,还要注意生活习惯。例如气郁体质的人,应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痰湿体质的人,要少吃一些高脂肪食物,增加运动量,避免痰湿积聚。

围绕科研专家分享的治未病创新研究成果“中医药原理智能解读系统”,王琦院士解读,治未病有三个概念,一是生命的全周期,即从婴儿到少年、青年、壮年、更年、老年,治未病都贯穿始终;二是健康的全方位,即在多个点上贯彻健康理念,让综合防治思想贯穿大健康;三是疾病的全过程,即除了对已知的认知,还有对未知的预测,推动治疗关口前移。


中医治未病

防患于未然

为人类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中国中医药大会》第六期

《未病先防》

已在央视频APP、央视网同步上线

欢迎收看!





上一条:学校举行湖北产业教授聘任仪式

下一条:学校召开2024年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