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评估动态 >> 正文

全国一等奖+2!学校在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再创佳绩!

2024年08月04日 13:47  点击:[]

捷报频传

日前 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

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科学探究类、创新创业类决赛

先后落下帷幕

学校药学院、检验学院2支本科生团队项目

脱颖而出

分获两类比赛全国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教育部认可的57项A类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祝贺荣获全国一等奖的项目团队!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一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中药多糖基纳米制剂的制备和应用

团队成员:程菁菁、王可星

指导老师:孟燕、田先翔

项目简介:多糖是我国许多传统中药汤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大量文献表明,中药多糖不仅有药理活性,其在药物的增溶、促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实现药物的靶向、控释以及减少毒性作用等多方面具有潜在作用,提示中药多糖既是药性组分,也是功能组分,符合“药辅合一”理论。团队利用多种中药多糖构建纳米制剂,并拓展其在药品、食品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团队师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决赛现场


“早进实验室,夯实科研基本功”

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科研思维培养,鼓励本科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比赛,为有创新想法的学生推荐科研导师,搭建师生双向联系桥梁。“希望充分利用青年教师这股‘科研新生力量’,让本科生更早接触科研,主动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药学院党委副书记、项目指导老师田先翔说。

“从大二开始,我就进入孟燕副教授的课题组接受科研指导与训练。学院有很多和我一样的科研爱好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学习主动性都很强。”团队负责人、2020级制药工程专业程菁菁介绍,队员们常常 “驻扎”在实验室,同研究生师兄师姐一起做实验、交流心得,与导师们一起讨论实验结果与研究计划。

“刚开始做多糖提取时,由于操作步骤繁琐、经验不足,我们时常出错,导致多糖分子质量不稳定,辛辛苦苦提取1个多月的实验样品全部白费了。”团队成员、2022级制药工程班王可星表示,项目初期,队员们总会遇到各种难题,指导老师孟燕副教授结合自身经验,耐心地帮助大家分析问题,最终发现脱色过程中残存的双氧水导致多糖降解,后期通过改用树脂脱色,解决了这一问题。


“精益求精,打磨每一个环节”

接到决赛通知时,程菁菁已毕业,进入中国海洋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学院领导了解情况后,积极沟通协调。“决赛备赛初期,我既紧张又忐忑,对决赛答辩缺乏信心,但指导老师和队员们的默默支持,让我信心倍增。”程菁菁说。

此次大赛不仅是各高校团队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展示创新创业成果及个人风采的舞台。学院多次邀请有参赛经验的教师分享交流、建言献策。项目指导老师多次通过线上线下会议帮助学生分析赛事形势,厘清项目思路、修改答辩PPT、反复打磨项目细节。

比赛前一晚,指导老师和队员仍在演练答辩仪表仪态、开展互动问答等,直至深夜12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让团队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

                                团队师生开展现场模拟答辩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一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双抗体功能化的场效应晶体管外泌体传感器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团队成员:张文豪、程晓璐、王凯卫、张广鑫、江泊安

指导老师:喻轶、李玉桃

项目简介: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往往无显著症状,导致许多患者在诊断时已进展到中晚期,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寻找合适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并研发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团队成员在查阅文献中发现,外泌体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基于此,团队构建了一种双抗体功能化的场效应晶体管外泌体传感器,通过精准识别外泌体表面的多个位点,实现了对肝癌外泌体灵敏和特异性的检测,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平台和方法。

 团队师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湖北赛区决赛现场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研训练”

自2023年10月大赛启动以来,检验学院领导班子带头指导备赛工作,广泛动员,组建参赛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比赛前期,面对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团队成员们一度出现了畏难情绪。学院领导班子得知此事后,召集参赛师生开展座谈交流,为大家分析赛事形势,明确团队分工,帮助团队调整心态、打磨项目。


“备赛期间,老师们放弃全部的节假日,留守实验室指导我们开展项目训练。”团队负责人、2022级医学检验技术2班张文豪介绍,队员们常常利用课余休息时间,早上8点前就来到实验室开展实验,直至晚上11点实验室“打烊”才到宿舍。

团队师生研讨交流打磨项目


在最初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同学们对操作和实验条件摸索不够,常面临细胞污染、外泌体提取产率低等问题。“面对重复的实验,同学们难免产生懈怠情绪。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除了分析问题,还要肯定实验进程,给同学们信心。”团队指导老师喻轶博士说。最终,团结成员通过调整细胞培养箱底盘溶液成分及比例,解决了细胞培养过程中易污染的问题,同时通过增加过滤步骤及超滤次数,获得了高纯度的外泌体。看到学生从科研新手逐步成长为具有一定科研思维的研究者,老师们也倍感欣慰。


“走出去开拓科研视野”

“比赛不仅考验团队科研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现场答辩能力同样重要。”为了提升学生演讲能力和PPT制作水平,喻轶博士带领团队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举办的“2024武汉分析+国际峰会”。同学们现场聆听观摩业内知名专家教授作学术报告,学习现场演讲方法与PPT展示技巧,为后续赛事准备提供了方法和借鉴。

“希望通过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实验室、尽早开展学术交流,开拓视野,不拘泥于校园内课本上的知识和内容,更直观地学习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研究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喻轶博士说。

接到进入决赛的通知时,正值学校期末考试周,团队立即进入了更紧张的备战状态。李玉桃教授曾指导“挑战杯”竞赛,经验丰富,迅速组织学生调整复习与训练时间,进行模拟答辩。

期间,团队师生一起观摩了往届比赛的优秀项目公开答辩视频,分析和学习优秀作品,从中学习经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十分注重对学生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李玉桃教授介绍,团队根据大赛侧重点,调整PPT汇报思路,重点展示团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近半个月的反复演练,团队答辩代表张文豪、张广鑫从最初的紧张,逐渐应对沉着,最终从629所高校的1673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在决赛现场斩获全国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决赛答辩现场

“这次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新起点。”这个暑假,团队成员选择留校,开展科研攻关,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开好头、起好步,用实际行动书写精彩的青春故事。


来自获奖团队的科研心得分享(喻轶博士整理)

1.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科研始于好奇,源于对未知的探索。保持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对新知识的开放接受态度是推动个人成长的关键。

2.培养耐心与坚持:科研往往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会遇到许多失败和挫折。在这个过程中,耐心和坚持是你最好的伙伴。每次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

3.学会合作和交流:科研不是孤立的工作,与他人合作能够带来新的视角和创新想法。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是科研成功的重要因素。

4.培养批判性思维:在接受任何信息和数据时,保持批判性非常重要。学会怀疑和验证,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来确认你的发现。

5.平衡生活与工作:科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要注意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有助于保持长期的科研热情,提升科研效率。

6.持续学习和自我更新:科学领域日新月异,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库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和方式,如阅读文献、聆听学术报告等,不断充实提升自己。



上一条:一等奖2项!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我校再获佳绩! 下一条:中医学院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自查工作

关闭

推荐资讯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